不争的事实表明,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。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,2007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50018.62亿元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.68%。上缴税金1661亿元。2008年,大连市建筑业实现总产值704亿元,缴纳税金32.4亿元,约占全市地税收入的12%。但是,受金融危机影响,建筑业公司也面临着严峻考验,特别是中小建筑公司更是举步维艰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公司促进法》要求&濒诲辩耻辞;国家对中小公司实行积极扶持、加强引导、完善服务、依法规范、保障权益的方针,为中小公司创立和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。&谤诲辩耻辞;改善中小建筑公司的生存环境,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&苍产蝉辫;一、影响中小建筑公司发展主要问题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在我们对中小建筑公司的调查中,认为当前影响中小建筑公司发展的主要存在六大问题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1.对促进中小公司的利好政策没有惠及中小建筑公司。去年,国家安排3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公司。大连市制订了惠及中小公司的30条政策,从财政、税收、融资、减负等方面扶持中小公司。2009年市财政准备10亿元用以支持中小公司的科技创新,对创名牌的产物一次性奖励30~300万元等。但是这些政策与中小建筑公司不沾边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2.中小建筑公司利润低,缴纳税金较高,忽视中小建筑公司特点,把中小公司与大型公司等同,收取的税金没有差别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3.中小建筑公司在融资方面存在一定难度。由于金融政策的规定,中小建筑公司缺少固定资产作抵押,银行严格控制对中小建筑公司贷款,致使公司流动资金欠缺,难以开拓市场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4.各种收费项目压困得中小建筑公司喘不过气来。据不完全统计,需要建筑公司承担的各种行政事业收费逾15种,如工会组织费、河道费、排污费、建设工程交易费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、价调基金、投标保证金、履约保证金、工程质量保证金等。这些收费约占公司年收入的4.4%左右。一个年产值在1亿元的公司所缴纳的各种费、金就在440万元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5.建筑工程名牌意识淡漠,扶持力度不够。致使中小建筑公司创名优工程的积极性不高,创了优质工程不能受到奖励,在承揽工程和开拓市场方面,没有多大用处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6.招投标过程中的歧视举措使中小建筑公司难于揽到活源。现在有一种奇特的做法,无论是国有项目还是公司自主开发项目,往往在招标时普遍要求承包商具有较高的施工级别,一些可以由二、叁级建筑公司承包的工程也要求特级、一级公司投标。这样不仅搞乱了建筑施工市场,而且把中小建筑公司活路卡死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二、对中小建筑公司生存环境改善的建议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&苍产蝉辫;1.正确认识中小建筑公司的地位和作用。哪些建筑公司属于中小建筑公司?国务院对于《中小公司标准暂行规定》对中小建筑公司做了这样的界定: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,或销售额30000万以下,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。其中,中型公司在职工人600人及以上,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,总资产4000万元以上。其余为小型公司。我国的建筑公司绝大部分属于中小公司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&苍产蝉辫;据2008年统计,全国共有建筑公司59256个,其中中小公司占98%以上。中小建筑公司的产值占全部建筑公司产值的50-75%。大连市中小建筑公司的产值占该市全部建筑公司产值的60%以上。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3000万人,2000多万人从业于中小公司。大连市建筑业从业人员44万人,约有近40万人在中小公司服务。由此可见,无论是在创造产值,还是在安置就业方面,中小建筑公司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&苍产蝉辫;2.税收问题是促进公司发展的重要条件。金融危机下,中小建筑公司格外感到税费的沉重。首先,国家税务总局给建筑业确定的所得税征收率为8~20,而制造业为5~15,交通运输业为7~15。应税所得率按最低水平8来计算也应是2%(8%×25%)。据了解,大连市建筑业的实际利润仅在1.5%左右,对这样一个微利行业,征收所得税率偏高,实在难以承受。建议国家能将建筑公司的税率降到与制造业持平为好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另外,建议针对不同类型公司征收所得税。在发达国家,中小公司的所得税率一般不及大公司的一半。我国现行的税务征收政策是不论公司大小,一律按照相同的所得税率来收取。中小建筑公司与大型公司相较,取费率较低,收入水平差别较大。按相同的税率收税,必将给中小建筑公司造成相当大的负担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再者,建筑行业现行的一个“规律”是,不按期拨付工程款,有的工程虽然已经竣工有年,工程款仍不到位。国家《公司所得税法实施条例》规定“从事建筑、安装、装配工程业务或者劳务等,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,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。”但是,地方税务机关在执行中,根据文件中对于“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”,不管资金是否到账,税金照收不误。在工程款没有进账的情况下,先期从自有资金中支付税金,严重影响公司资金周转,造成公司经济负担。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“按进账资金征收”,这样做,既保证了税金入库,又扶持了公司,特别是缓解了中小建筑公司的资金流转困难,给他们以养生的机会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&苍产蝉辫;国家对营业税纳税地点规定:“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,应该向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。”这一规定,给建筑公司造成了许多管理上的麻烦和资金上的浪费。建筑公司性质决定施工流动性较大。对一个建筑公司来说,可能有许多个“应税劳务发生地”,按照这种规定,建筑公司进驻一个施工地点,就要成立一个分公司,建立一套账目系统,指定专人负责。从公司的注册到各种账目建立、各种资料的准备,要花费大量人力、财力,否则就不允许招标施工。据统计平均每个施工单位要成立5~6个分公司,最多的一个公司竟然设立70多个分公司!仅这方面的开支每年要在50~100万元,有的会更多。大连市曾对此发文予以矫正,但是效果不佳。建议国家税务部门能够调整相关规定,减少中小建筑公司的负担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3.要解决中小建筑公司所缴纳的各种费、金问题。首先,各级行政机关要转变执法观念。对一些能够通过行政手段解决问题,不一定非要通过收费来解决。比如,对农民工的工资保证金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相当长一段时间,各个建筑公司忽视农民工的工资发放,自从中央有关政策下达以后,这一天经地义的问题已经被建筑公司所接受,至于收取相当数量的工资保证金,确实为大多数中小建筑公司带来负担。例如,1000万元的工程最少需要交纳200万元的保证金。对个别恶意拖欠的公司或个人可否通过行政约束予以纠正呢?回答是可以的。预先交纳相当大数额的保证金确实是对中小建筑公司的一种负担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调查中发现这些压在公司头上的各种费金,不是国家某部门,就是省里某机关明文规定要求缴纳的。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还是从上到下地进行清除。例如,多年来对辽宁省收取的建筑定额测定费(按0.11%收取),建筑公司曾强烈呼吁撤消。但是一直没有效果,照收不误。2008年末,国家一声令下,迅即撤消。这说明清理各种费金,还是需要自上而下地来解决。最近,建设部拟对工资保证金、质量保修金、养老金等进行调查,拿出对策。建筑公司正在翘首以待建设主管部门的作为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4.资金储备薄弱,还要通过垫资方式承揽工程,使中小建筑公司捉襟见肘。为解决这一问题。应积极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建筑公司授信贷款。有的金融机构对为建筑公司贷款存在一些顾虑,认为建筑公司没有可以作为抵押的资产。在调查中,一些单位建议通过多种方式,可以缓解贷款矛盾。一种方法是由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出面,组织诚信度较好的中小建筑公司实行“联保联贷”,让他们“抱团取暖”应对危机,同时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联合体,使融资工作得以顺利实现。另一种方法是中标项目“专项专贷”。中小建筑公司在投标前,由金融机构协助进行项目论证,中标后,由建设单位、施工单位联合出面,针对专项进行融资,按照项目进度和建设单位的拨款进度,逐步偿还贷款,减少融资风险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5.实行优质产物战略,促进中小建筑公司争创优质品牌工程。把创优质品牌工程与合理收费结合,与投标承揽工程结合,使中小建筑公司确实尝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甜头。建议建立建筑科技进步奖。中小建筑公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,技术力量薄弱,设备比较落后,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作业,不仅浪费资源,而且缺乏产业竞争能力。设立这一奖项,鼓励其加大科技进步力度,是促进生存的重要内容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资金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一是政府从科技进步基金拨付(大连市2009年安排10亿元作为中小公司高新技术基金,中小建筑公司也应享受);二是鼓励社会有志于改进建筑施工的单位赞助;叁是从建筑节能效益中划拨。基金建立后,由政府委托信誉好的中介组织管理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6.完善招投标制度,让更多中小建筑公司有活干。当前,在招投标过程中,片面提升投标公司级别,对一些级别较低公司能够胜任的工程,也要求高级别公司竞标施工,完工后却以最低的价格支付工程款。这样既坑害了大公司,又殃及中小公司,更重要的是搞乱了建筑市场,给中小建筑公司的发展带来麻烦。因此,建设主管部门在审查标函时,应严格遵守国家对于各类级别公司承揽工程规定,大型公司不要与中小公司“抢活源”。把好这个关口,中小建筑公司的日子才能够好过一些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 辨证法告诉我们,促成事物转变,外因是条件,内因是根据。优势环境的创建,不能代替自身的强健。在金融危机条件下,中小建筑公司已经从自身开始进行多方面的调整,以应对形势的变化,取得发展的商机。如果外部环境给以助推,那么发展将会更加迅速。(大连市建筑行业协会调查组)